在长白山池北区白山社区服务大厅的民政窗口,有一位深受居民喜爱与尊敬的社区工作者——翟雅娟。自2007年踏入岗位,十八年如一日,她默默扎根在这个平凡的岗位,凭借热忱、周到的服务,为每一位前来办事的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贴心关怀,成为社区群众心中无可替代的贴心人与暖心人。
热忱服务,把群众需求置顶心间
社区办事大厅每日前来咨询政策、办理业务的居民接连不断,各种需求和问题接连涌现。即便工作忙碌,翟雅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位居民。她脸上真诚的笑容,如春风般温暖人心,瞬间驱散人们心中的焦虑。
有一次,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前来咨询低保申请事宜。老人听力不好,理解政策十分困难。翟雅娟看到老人走进大厅,眼神中透着迷茫与焦急,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,快步迎上前去。她轻轻搀扶着老人,将其引领至大厅一侧的休息区,并贴心地递上一杯热水,温柔地说道:“大娘,您先喝口水,慢慢说。” 随后,她坐在老人身旁,逐字逐句、耐心细致地讲解低保申请的条件、流程以及所需材料。为了帮助老人记忆,她特意拿出纸笔,将关键信息详细罗列,并标注序号。讲解过程中,她时刻留意老人的表情,一旦发现老人面露疑惑,便立即停下来,耐心询问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,直到老人完全理解。经过细致的沟通,老人原本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,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去。
还有一次,高龄老人曹某打来求助电话,称自家入户门锁突发故障,无法打开。翟雅娟接到电话后,一边安抚老人不要着急,一边第一时间联系网格员赶赴老人家中查看情况,同时以最快速度联络开锁师傅。在等待过程中,她不断通过电话与老人沟通,缓解老人的紧张情绪。最终,及时为老人更换了门锁,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。在社区里,像这样看似琐碎的生活小事数不胜数,但翟雅娟始终将困难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,时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,急群众之所急,竭尽全力为他们化解生活中的难题。
精研业务,化身政策“活字典”
社区工作涉及面广,政策法规不断更新。为了给居民提供准确、高效的服务,翟雅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,持续跟进民政业务知识,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。不仅如此,她还主动钻研其他业务窗口的知识,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。
面对前来咨询的居民,无论问题多么复杂琐碎,翟雅娟总是面带微笑、耐心倾听、悉心解答。她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将复杂的政策条款解释得清晰明了,让居民一听就懂、心中有数。遇到文化程度较低或听力存在障碍的居民,她更是不厌其烦,反复讲解,直至对方完全领会。每当其他窗口人员因请假、培训等原因出现工作衔接的“空档期”,她总是主动上前,为前来咨询的居民答疑解惑、提供帮助,因此成为身边同事与辖区居民公认的政策“活字典”。
便民利民,实现服务“零距离”
翟雅娟积极探索工作方法的优化,充分利用社区公告栏、社情民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,广泛宣传民政政策与服务项目,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知晓率。她定期开展入户走访,深入了解居民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,并据此及时调整、改进工作。在为居民办理各项业务时,她总是提前详尽告知居民所需材料及注意事项,避免居民因信息不明而往返奔波。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,她主动提供上门服务。考虑到部分居民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前来办理业务,她暖心地推出“预约服务”与“延时服务”。居民可以根据自身时间提前预约办理业务,而对于临近下班尚未办结的业务,她主动延长工作时间,确保居民当天之事当天完成。这一系列便民举措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广泛赞誉与好评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温暖。
翟雅娟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,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。她宛如一束温暖的阳光,让每一位居民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翟雅娟将继续坚守初心,砥砺奋进,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
记者 王恩龙 郑涵予
通讯员 李玉华
长白山池北区白山社区供图